资讯新闻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军事频道 >

原创学识谋略治国上刘备均输于刘秀

时间:2017-12-15 12:43:11

[原创]学识、谋略、治国上 刘备均输于刘秀

出生; 从刘秀和刘备的出生讲,两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都是刘氏皇族宗亲,这点看起来相似,但是其实不然,刘秀为宗亲时,似乎比较与皇族近一些,而且刘秀出生时家境要好一些,还有封地和奴仆。而刘备也为皇族宗亲,按现在话说,叫做远亲了,家境不好,一小本买卖为生。

起事;刘秀的起事不是直接起事,王莽弑君自立后,刘秀背井离乡求学,且非常年少,性格稳健,做事稳妥。而刘备自桃园结义开始,就有江湖义气之气,做事不够稳妥,且一开始就有坐天下之君之意,按现在话说,叫做托大。刘秀自跟着哥哥起事后,处处只是按命令行事,但有自己的意见和主意。刘备起事后,常以大哥为尊,却无自己主见,耳朵根子软。

历练;刘秀起事后,行事常与周围人商议,并且结合自己的主意做事。刘备则不同,也许由于自己没有主意,很多事都是听自己信得过的人讲的意见。这个过程中,刘秀不断地积累经验,磨练自己做事的本事,开始从小事做主,发展到对大事也可以有谋略,而且果断行事。刘备在起事后,几乎一事无成,接连失败,四处躲藏,并无自己的领地和真实军队,直至徐庶推荐出诸葛亮,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起事。刘秀却是在二十九岁时,就任更始手下忠臣。

性格;刘秀性格与刘备相近处,在于二人都善用能人。刘秀用人善用,但有防备,对于表面上也是十分忠恳,却派人暗中防范,按现在话说叫做表面一套,背后一套,其兄被更始所杀,刘秀依然对更始忠心,尽管更始疑心,剥其军权,留于身边,任看不出破绽,继而封刘秀大权,处理移都与洛阳事宜,之后委重任前去河北平乱,有此刘秀开始了自己事业,招兵买马,收复多座城池,并在所占城池恢复汉制,安抚民心。其性格内向,深藏不露。刘备意气风发,三顾茅庐,只是为得诸葛,以补自己有勇无谋之缺,为义气二字,不顾大业,放纵两位义弟,很终导致关羽死于傲气,张飞酒后失德被杀。其性格外露,优柔寡断。

治国;刘秀在河北称帝,不急于向外进攻,在控制区域,不断改进吏治,加大对多年兵荒马乱留下的遗症,惩治豪强污吏,加大对于军队的整顿,严明军纪,就是对于自己有功的族人也不轻饶,极大地遏制了手下官员的不法行为,并且释放了很多王莽时期和战乱时期的人员,深得民心。恢复汉制,则得到了许多有钱有势和地方豪绅的支持。积极的推广儒教,得到了很多有才华和知识人的支持。刘备占据西蜀后,三国鼎立,得到了暂时的安宁时间,却没有在学识、农业、经济方面去加速发展,只是为了扩大地盘,不断地扩充和演练军队,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财物,尤其是关羽败走麦城后,刘备觉得军队已经壮大,借着这个借口讨伐东吴,借着失去义弟张飞,刘备大动肝火,无人可以劝阻,大肆出兵,连营八百里,致使东吴得到机会,火烧连营,刘备打败,至白帝城见诸葛托孤,随后去世。

综合以上的几点,我觉得刘秀和刘备的共同点还有对民众的仁待,不同点在于刘秀为了获得民心,不止恢复汉制,多次下诏释放奴婢,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,安定和缓减社会矛盾。刘备在入住蜀国后,却没有听取诸葛亮的治国方略,也对其他几个大臣的方略做出批评。治军相对严明,也善用能人。不同之处在于对待自己的亲信和下属,不够公平,刘备要输于刘秀。在学识和谋略上,刘备依然输于刘秀。在治国制度和方略上,一样输于刘秀。刘秀的度田制度,为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时事不同也是刘备没有一统天下的原因。王莽弑君立国,中原战事和起义也是一直不断,这个时候的起义军,全部是争对王莽,王莽灭亡后,更是军阀割据,各自称王称霸,占据领地。一直延续到更始被灭,而其他军阀也是和刘秀军队一样,逐步发展起来的。相比之下,刘秀遇到的敌人在各方面势均力敌。刘备在这方面要难一些,自己发展的晚,夺荆州以前,刘备一直是靠着投靠和借地生存,相比一直控制汉皇的曹操,钱粮和军队、将领,以及兵源方面差了很多。相比吴国更始差得远,吴国在赤壁之战前,几乎没有与曹操作战,而且在古时,江南盛产水稻,四季如春,十分富裕,社会也相对安宁。刘备既是占据蜀地,也是征战不断,并且耗巨资大修蜀道,急于训练军队,出蜀作战,尽管是良田甚多,也难以支撑巨大的供给。蜀国之后的吏治腐败,也是很为重要的原因。

以上是我对于相比刘秀,刘备没有复国成功的原因分析,不足之处,请大家指教和包涵!

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,申请原创加分

[ 转自铁血社区 http://bbs.tiexue.net/ ]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